中文

TAIZÉ

呼籲基督徒之間修和

 

一九四零年,羅哲弟兄離開日內瓦並成立泰澤團體,他是靠這份直覺推動的:基督徒在人類大家庭作和平的酵母,他們不能推遲自身之間的修和。多年以後,他這樣形容自己的旅程:

「我外祖母的生活見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還很年輕的時候,已步她的後塵,在我心裡,我讓本身的信仰與天主教信仰的奧蹟修好,從而找到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卻沒有中斷與任何人之間的共融。」

羅哲弟兄開闢的這條路是微妙的、高要求的,我們還未把它完全發掘出來。

在基督內我們彼此屬於對方。當基督徒互相分離,福音的訊息就變得聽不入耳。

除非我們匯集聖神給所有基督徒家庭賜下的恩賜,否則,我們怎能回應社會的種種新挑戰,尤其是世俗化和不同文化之間互相了解所帶來的挑戰?如果我們依然彼此分離,我們怎能向眾人通傳基督的和平?

我們不要再把精力浪費在基督徒之間的對立,甚至有時是我們宗派內部的對立!讓我們更多聚集於上主的臨在,在靜默和讚美中聆聽聖言:

每個月或每三個月我們可以邀請那些住在我們的市鎮、鄉村或地區的人,來參與「修和守夜祈禱」。 [1]

為準備這樣的守夜祈禱,年輕人可以出發,前去別人那裡,到另一間堂區或堂會,到另一個運動或團體,甚至邀請正在尋求信仰的年輕人。

然後,這份渴望將不斷增長,以致一起去做可以完成的事。那使我們合一的事物比那使我們分離的事物更加重要:我們需要讓這事實透過我們的生命而煥發!

不同基督徒傳統之間的恩賜交流經已開始。我們在泰澤看到,透過一起祈禱和個人接觸,人們愈益互相尊重,而這樣的交流是很自然地發生的。
 
信仰奧蹟的某些方面藉著每個基督徒傳統而發展得更好。
 
東方的基督徒時常強調,基督的復活經已改變世界。在過去多個世紀以來,他們當中有很多人不是因此而能夠忍受幾十年的痛苦嗎?東方一直忠誠地保存教父的訓導。由它帶給西方的隱修制度,已經把默觀生活的氣息吹進整個教會裡。西方基督徒能否更樂意接受這些寶藏?
 
改革中的基督徒強調福音的這些事實:上主無償地施予祂的愛;藉著祂的聖言,祂來與那聆聽聖言並實踐聖言的人相遇;單純信賴之心導向上主的子女的自由;藉著一起詠唱,讓上主的聖言滲透我們內心。這豈不是所有基督徒的基本價值觀嗎?
 
天主教會歷來保持基督內的普世性共融為
世人可見。它不斷在地方教會和普世教會之間尋找平衡。缺少其中一方,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各層面履行的共融的職務,已幫助維持信仰的一致性。所有已領洗的人豈不能夠一步一步逐漸了解這職務嗎?
 
在宗派以外,各大洲之間的恩賜交流是刻不容緩。例如,歐洲的基督徒可以從其他大陸領受很多東西。這些教會昔日從歐洲領受了很多,他們今天轉過來能夠向歐洲傳遞福音的清新氣息。
 
基督的見證人和殉道者引領我們邁向共融。他們滋養我們的希望和我們的決定,在所有基督徒中間尋求可見的合一。
上次更新: 2008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