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泰澤團體會規,院長指派自己的繼任者,艾樂思修士在徵求了所有弟兄 的意見後,將於今年把他的職位交給來自英國聖公宗宗教背景的馬思謙(Matthew)弟兄 。院長交接將於2023年12月4日將臨節第一主日進行。艾樂思修士解釋道:「在接替羅哲修士後的十八年,且隨著我即將迎來七十歲生日,看到這兩個十年間世界和教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我感覺到現在是時候將我的職位傳遞給一位在我之後進入我們團體的弟兄。在我們家庭化的團體生活概念中,院長的職責並不限制年齡或預先設定的任期。但我想:在我有時間準備這個交接的時候,我應該主動讓賢 ,而不是迫於緊急情況發生。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徵求了所有弟兄 的意見,我們一同祈禱和反省。而我的選擇落在了馬思謙(Matthew)弟兄 身上,我已經指定他作為我的繼任者。我全然相信他能保持團體的傳承,以適當方式來激勵我們的團體,使其成為創始人所設想的一個「小小的共融比喻。」 艾樂思修士(Alois Loeser)於1954年6月11日出生在德�
2023年7月23日
一切始於1940年。当时羅哲弟兄25歲,他離開自己的出生國瑞士,定居在母親的故鄉法國。多年來,他一直饱受肺癆的折磨。在長年累月的復原期間,在他心內萌芽去創立一個修道團体的召叫漸漸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戰方興未艾,他深信應該馬上開始,不能再浪費時間。于是他着手幫助置身於兵燹與哀鴻之間的難民,正如他的祖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做的一樣。他所定居的小村莊名叫泰澤,離當時將法國一分為二的分界線很近,位置適合作招待逃離戰區的難民。里昂的朋友們樂於把泰澤的地址告诉尋找庇護的難民。 羅哲弟兄幸獲少量貸款,購得在泰澤空置多年的那幢房屋連同附帶的建築物。他叫自己的一個姊姊珍尼維芙來協助招待的工作。他們屋子收留的人中包括猶太人。那时,生活物質缺乏,沒有自來水,飲用水要到村裡的那口井打取。食物簡單,主要是用在附近磨房以廉價買來的玉米粉煮成的湯作餐食。為了謹慎起见,考慮到他所庇護的人,羅哲弟兄只好獨自祈禱, 他常常走進屋子附近的叢林詠唱。如此没有一個難民,尤其是猶太人或是懷疑論者會覺得難受。珍尼維芙向每一位解釋,如果有人想祈禱,最好獨自在自己的房間禱告。 羅�
2008年11月24日
首先是一個聚會 在薩格勒布市舉行歐洲聚會期間 —最近一次的 「信心在人間朝聖旅程」 — 克羅地亞家庭請来自塞爾維亞一些年輕人去他們的家作客,他們一起參加为期五天的祈禱聚会和分享。戰爭曾使這两個民族之间产生隔阂。早先,在里斯本聚會以後,一個年輕成人描述了在12月31日晚舉行的「萬國歡騰節日」的盛況:“ 午夜鐘聲一敲响,大家便互相擁抱,并用不同語言彼此交換新年祝願和美意。 在人群中互相結交新的朋友。我們圍繞大篝火,唱歌,感謝這次相遇,感謝歡迎接待,感謝我們交換的禮物。” 「信心在人間朝聖旅程」首先是個聚會;目的是與復活的基督也和他人相遇。幸得在一起祈禱的時光,我們開懷事主。 通過分享和款待,大家同意克服障礙和分歧,互相接纳和融合。 內修生活和人類團結 隨著各大洲青年雲集的「信心在人間朝聖旅程」的繼續,我們越來越深入了解這個現狀:全人類組成一個家庭,上主居住在每一個人之內,毫無例外。 (艾樂思修士的「加爾各答來鴻 」) 對羅哲弟兄来说,主要的的目的不是組織以團體爲中心的運動。 而是,在參與「信心在人間朝聖旅程」其中一個階段之後�
2007年11月4日
經過了一段準備的時間,泰澤團體中的新弟兄便會發永願,作他的終身奉獻.下列便是他的奉獻辭.兄弟,你求什麼? 求天主的慈悲,求加入弟兄們的團體。 願天主在你身上,完成他已展開的化工。 兄弟,你對天主的慈悲既深信不疑,當謹記是基督親自來堅定你脆弱的信仰;祂又親自與你一起作徹底獻身,並為你而實現祂的許諾: 「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為了福音,而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沒有不在今時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連迫害也在內─並在來世獲得永生的。」 這一條路與人的理智是背道而馳;但如亞巴郎,你只憑信德並非憑目賭,才能在這條路上前進。常常確信若為基督的緣故而喪失自己的生命,必要獲得生命。 從此踏著基督的足跡,不要為明天憂慮,而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捨棄你自己;你給,也就給你;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的懷裡,因為你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 無論你或睡或起,黑夜白天,那種子發芽生長,至于怎樣你却不知道。 不要讓你的內修生活擺出一副愁雲苦臉的样子�
2004年9月25日